欢迎光临西部名师名校网官网!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公开 > 信息资讯 >

大邑县“教育科研种子教师孵化营”培训项目

发布时间:2024-08-12 15:49:43 人气: 来源:西部教育研究院

一、案例概要与理念

基于大邑县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和周边市县的经验,大邑县进修校公开对外招标,实施《大邑县“教育科研种子教师孵化营”培训》项目。力争通过一年培训,每位参培教师熟悉教育科研全流程,独立完成一项小课题研究,成为本区域教育科研骨干教师。

四川西部教育研究院中标实施该项目,通过前置学习、专题讲座、案例研讨、表现性作品、成果推广等方式,提升参培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实现了项目目标。

C64DB219-5382-4F26-B2EF-C9728382C7FF.jpg

二、主要做法与创新

(一)准确定位目标:依据培训学员和区域教师教育科研发展的真实需求,准确定位培训目标,做好课程规划与设计,将最适合的培训内容呈现给学员,做到精准培训。

(二)增强科研意识:通过《成为研究型教师:观念与路径》等课程内容的培训,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科研观,理解并深刻意识到科研的价值。同时明晰研究的路径,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和信心。

(三)学习科研方法:通过科研管理、科研方法、科研写作等方面的课程学习,让老师们经历整个科研的环节,了解研究规范,学习新时代背景下的教育研究方法,掌握教育科研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四)注重“研训一体”:通过整合教研、科研、培训等方面资源,将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选取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真实问题进行研究,在培训中进行实战演练,实现研训一体化,提高教师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5 小纽合作研究:依据教师学科学段进行同质分组,形成10个学习共同体。以问题为中心,以实践为指向,以教师面临的真实问题和困难作为研究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在“自我更新”与“合作互助”中掌握研究过程和方法,提高科研水平。

93243E72-5E92-42C2-B38D-3EEA7D3F3458.jpg

3 项目成效与运用

(一)教师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教师一边参与培训学习一边进行返岗实践,有效促进了教师的科研综合能力的提升。实践中发现问题及时选题拟题、搜集资料论证、分析、设计方案与开展研究。

(二)教师掌握了先进的科研知识与方法。从教师作业能可喜看到,他们已经在逐步尝试将所学的科研知识和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例中,掌握了科研的基本程序和方法,能自主开展小课题研究。

(三)参培教师科研水平和能力明显提升。通过培训,涌现出一批科研带头人,大邑县骨干教师队伍的科研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他们结合所学内容开始在校内和县内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总之,通过一年的科研培训,教师对教育科研的重要性和可能性有了深刻认识,增强了参与教科研的自觉性,教育科研为教学服务的意识明显增强。大邑县各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可喜局面,“教育科研种子教师孵化营”培训》项目直接生成大邑县教育科研种子孵化营进阶2.0培训。

(王习  供稿)